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学前教育研究团队,经过20年的循证实践,交出了一份覆盖3至6岁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答卷”。研究团队深刻认识到社会情感能力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构建了六阶“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体系,通过情境浸润式训练,形成了“家园社”协同支持的幼儿社会情感教育“全景”育人模式。目前,学院研究成果累计辐射60余所幼儿园,惠及万余名幼儿及家长。
将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品德教育重要内容
幼儿期是儿童的个性品质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教育机构做好儿童品德启蒙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阶段。学院学前教育研究团队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要求,将社会领域的教育作为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以科研工作助力幼儿园做好社会教育,提升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要求,团队将蕴含家国情怀和社会道德建设的“幼儿‘五爱’教育”纳入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构建幼儿社会情感技能(自信、交往、分享、勇敢等)和文化情感能力(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培养的双轮驱动教育目标。针对幼儿社会情感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庭情感教育指导策略不够精准以及幼儿园社会情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学院积极开展幼儿社会情感教育资源创新以及“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历经20年的探索与实践,团队研发了系统、全面、可操作的幼儿社会情感进阶教育资源,研制了从宏观问卷调查到细致访谈再到深入观察3个层次的幼儿社会情感能力测评工具,产出相关领域高层次论文11篇、专著1部,获批省级以上课题7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相关成果在5地市63所幼儿园推广应用,惠及1576名保教人员、万余名幼儿及家长。
构建幼儿园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体系
印发于2024年的《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情感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为回应时代对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需求,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基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认知、情感、行为3个领域,纵向构建了6阶15主题85项“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体系。
其中,“6阶”涵盖幼儿各个成长阶段:1阶基本交流是起步,2阶集体生活是基础,3阶社区交友是关键,4阶认知监控是提升,5阶包容理解是跨越,6阶家国情怀是拓展。每个阶段均基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将社会情感内容具象化为可操作的2~3种基本能力,每种能力包括5~8项社会情感训练技能,累计15主题85个训练项目,最终形成步骤清晰、适用情境明确、图文并茂、视像鲜活的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体系,实现了对幼儿开展社会情感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可视化、可操作化目标。
打造“家园社”协同支持的“全景”育人模式
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是家庭、社区、文化等多重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仅靠幼儿园单一环境难以完成。为此,学院学前教育研究团队创新构建了覆盖“全人员、全领域、全场景”的“家园社”深度协同共育新模式,让幼儿在真实场景中浸润式体验各项活动,从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
其中,“全人员”指高校专家、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全领域”指社会情感教育内容涵盖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领域;“全场景”指让社会活动范围覆盖家、园、社各场景。“家园社”深度协同共育新模式,鼓励教师以介入幼儿游戏的形式引领幼儿在园体验社会情感活动,父母在家庭或社区指导幼儿在合适的情境中运用该技能,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连接园内与园外,润物无声地开展幼儿社会情感教育。
研究团队进一步拓展“家园社”深度协同路径,支持各方共同为幼儿提供自主支持和过程性表扬,鼓励儿童独立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引导他们认识到能力、成绩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升其社会情感能力。
经过20年的真抓实干,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在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教育理念、内容体系、育人模式融合创新之路,形成了进阶社会情感教育资源和“家园社”协同支持的“全景”育人模式。这一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能力,帮助保教人员在专业发展上实现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与此同时,这一成果强化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使家长逐渐从儿童教育的旁观者成长为家园共育的合作者,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度协同育人。近5年,来自学院的16名教师赴幼儿园挂职,校地协同申报了8项省级教研项目,指导本科生荣获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6项,助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二级认证,学院教师也逐步从研究型向专家型跃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临沂大学教育学院的这一研究成果展现出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幼儿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和操作范式。
(作者:赵金霞 杨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