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关闭


首页 实时讯息

共生共荣:产城融合的临港蓝图

发布时间:2025-07-17 00:49:00 阅读:0 次

■“蓝色临港 绿色钢城”——解码绿色高端钢铁产业新高地系列报道④

在临沂客户端讯地处鲁南经济圈腹地,坐拥近港区位优势的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正擘画“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图景,在这片涌动着澎湃动能的土地上,智慧中枢高效运转、钢铁动脉奔腾不息、电子屏上的交易数据如瀑奔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产城融合的宏伟蓝图正加速转化为生动现实。

“港”为临港发展强引擎。临港区充分发挥近港优势,打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大幅降低临港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在山东临港疏港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疏港铁路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川流不息。“疏港铁路联通多家企业,通过‘铁路干线+新能源重卡接驳’的模式,全线可实现零排放运营。”疏港铁路调度指挥中心项目主管工程师宋强说。

这组数据见证着改变:累计货运量超3700万吨、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30%、运输效率提升约60%、二氧化碳减排近10万吨……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如同强劲的“产业动脉”,为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和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铸临港经济硬脊梁。走进精钢基地物流产业园,这座集智能仓储、高端加工、智慧调度于一体的现代化枢纽已巍然矗立。

新临商集团仓储物流部负责人王先明告诉记者,在一期运营中,物流产业园主要提供钢材的静态仓储服务,而传统的仓储模式无法解决钢材这种大宗商品作为动产的融资难题,大量钢材作为库存沉淀在仓库里,无法有效周转。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精钢基地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进行了战略性的模式创新,不再满足于仓储功能,而是深度融合加工、智慧仓储与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出“数据+监管”动产质押模式,将静态钢材转化为可流通的信用资产。王先明解释:“银行可依据实时货值与交易记录,实现‘货在库即授信’。”

智慧流通发展中心的战略价值,在产城融合助力钢铁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中日益凸显,有效助推不锈钢产业降本增效,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城”就临港投资新高地。产业的繁荣,最终指向区域的繁荣和能级的提升。在临沂市不锈钢交易中心,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易订单。这里不仅是买卖钢材的地方,更是信息、金融、物流的汇聚点。截至目前,不锈钢交易中心已吸引30余家贸易商入驻,交易额突破30亿元,其中园区供应链金融平台已服务企业20余家,综合授信额达20亿元。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化、生态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打造钢铁生产链商业综合服务商为核心,依托临沂精钢基地,将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全要素、全服务链、全价值链的钢材领域贸易商、信息中心、市场竞价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中心。”新临商(山东)产业投资集团财务总监、运营管理部部长薄夫年表示。

当产业和城市相互交融,便不再有彼此的边界,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今年以来,临港区聚力产城融合,着力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总投资60亿元的精钢基地城建配套区各大板块陆续交付,“新能源+港公铁”多式联运大循环全面打通,城市的脉搏与产业的节奏同频共振……

依钢而兴的临港区正以其澎湃的动脉、智慧的枢纽、活力的心脏和创新的土壤,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港促产、以产兴城”的融合发展新路,一座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晓光 徐淑刚 通讯员 王亚妮

编辑:张娜

返回顶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