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日前,长治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上演“生死时速”,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精准换管术,成功为一名气管肉芽增生致呼吸衰竭的77岁患者打通生命通道。从确诊到手术完成仅用30分钟,这场“镜中换管”的极限操作,再次彰显了多学科协作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硬核实力。
多学科快速响应 30分钟制定精准方案
8月11日,77岁的琚女士(化名)因严重呼吸困难被紧急送至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期依赖气管套管维持呼吸的她,因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几乎完全堵塞套管下端,随时面临窒息危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秦江波检查后发现,常规更换气管套管的方式已不可行——肉芽会随呼吸上下扑动,强行换管可能插入假道导致窒息。情况紧急,在秦江波指示下,医师李墩立即联系麻醉科和呼吸内科进行会诊。
很快,三个科室明确分工,麻醉科负责准备高频喷射通气机,必要时通过口鼻面罩通气,保障患者供氧;呼吸内科提出“纤维支气管镜精准开路”方案,计划用直径仅3毫米的镜头探入肉芽缝隙,为换管创造条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则预备加长气管套管,以便直通梗阻下端。短短30分钟,“镜中换管”的施救方案正式确定。呼吸内科、麻醉科、耳鼻咽喉头颈科三个团队医护人员围绕工作推进情况、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沟通。
镜下毫米级操作 成功打通生命通道
手术开始后,纤支镜探入气道显示,肉芽已几乎完全堵塞套管,仅余一丝缝隙维持通气,情况十分危急。
麻醉科主任王国平紧盯着监护仪,在患者血氧出现骤降时,迅速通过面罩通气稳住了生命体征;呼吸内科副主任李晋经气切口精准操控镜体,在复杂的气道环境中“穿针引线”,成功暴露气道通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则同步行动,抽离旧套管的同时,将加长气管套管沿镜体滑轨瞬间置入。
当新套管锁定到位的瞬间,琚女士的胸廓开始规律起伏,血氧数值迅速回升至99%,手术室里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多1秒犹豫人就没了!”秦江波感慨道,这场胜利离不开三个科室的紧密配合。
患者康复出院 科室提醒警惕气道风险
术后,琚女士恢复良好,呼吸变得轻松通畅。8月16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她顺利出院。家属为表达谢意,特意送来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
近年来,该院耳鼻喉科团队始终深耕困难气道诊疗领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对危急重症的敏锐判断,已成功为多名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患者开辟生命通道。从复杂的气道重建到精准的镜下干预,团队始终以患者生命安全为首位,用一次次高效协作与精准操作,为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筑牢“呼吸防线”,成为守护困难气道患者生命线的坚实后盾。
另外,耳鼻喉科特别提醒,气管切开患者若出现喘鸣加重、咳痰带血、套管活动受阻等情况,需警惕肉芽增生,早期通过支气管镜干预可有效避免致命危机。(贾蓓蓓)
编辑:邢璐霞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