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关闭


首页 实时讯息

“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14 07:10:00 阅读:0 次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肖珊)“得益于学校对‘双肩挑’年轻干部的悉心培养,我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这是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85后”教授李星星的获奖感言。李星星是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同时,他分管学院教学工作,常年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培养了一批深植科研报国情怀的学子。

李星星的成长之路,是武汉大学“年轻干部琢玉成长工程”成效的鲜活写照。近年来,武汉大学持续深化扩展该工程,锻造了一支朝气蓬勃、正气充盈的年轻干部队伍。

如何为青年干部成长“强骨铸魂”?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校史等资源优势,打造了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学习资源库。学校将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作为生动教材,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说”专项活动,激发奋进力量;打造党史校史中的武大实景课堂,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和师资优势,专家学者走进专题培训班,面对面地向年轻干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我们将年轻干部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专门抓、特殊抓,突出集中式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构建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说。

今年是武汉大学“深化改革年”,学校以成长工程为抓手,“琢”年轻干部成长之“玉”,形成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正向循环。开展“分类式”培训,精准提升年轻干部能力和素质;深化“沉浸式”研学,推动有组织地走出去,提升年轻干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本领……

一系列融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琢玉”行动,成为提升年轻干部本领的重要抓手,不断激发其投身强国建设、逐梦办学目标的内在动力。

除了“琢玉成长工程”,武汉大学还构建了全方位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体系。常态化开展年轻干部调研,建立涵盖200余人的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搭台子”“架梯子”;注重在育人、科研和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年轻干部,在学校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大专项工作中,有计划地给年轻干部多压“难担子”“重担子”,助其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干。

据统计,学校各单位中,超过80%的领导班子配有“85后”干部。学校先后组织4批、200余名青年学术骨干在校内挂职,推动其成长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有40余名挂职干部走上学校中层领导岗位。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呼唤改革尖兵。”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学校将坚持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考察识别年轻干部,以“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年轻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挺膺担当,续写奋斗华章。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4日 第01版

作者: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肖珊

返回顶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