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进入“天津时间”,世界期待“上合智慧”。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时隔7年再次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时间是不凡的书写者。成立之初仅有6个创始成员国的上合组织,已经发展为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的“上合大家庭”,成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单边主义抬头、地缘冲突频发的背景下,此次峰会承载着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的使命,更被寄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厚望。
本届峰会有哪些看点?大变革、大节点下再出发,上合组织如何书写新篇章?各方关注,世界期待。
▲8月28日,媒体记者陆续抵达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记者 孙凡越 摄/新华社
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上合组织峰会,尚未开幕,便已吸引全球目光。从参会阵容到议题设定,从历史使命到现实关切,此次峰会可以说看点多多、亮点纷呈。
规模大。天津峰会的“大”,体现在参会嘉宾规模的历史性突破。出席本次峰会的,有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领导人,有以主席国客人身份来华的相关国家领导人,也有联合国、独联体、东盟、亚信、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负责人。
议题多。过去24年来,从最开始聚焦政治安全到经贸、人文、互联互通,再到减贫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上合组织的务实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而此次峰会在议题设计上再度展现出全面性与务实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数字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以及区域安全合作等等,吸引着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将阐述中方对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张,宣布中方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提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方法新路径。这“六个新”,备受期待。
同时,峰会还将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而作为本届峰会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将确立上合优先合作方向,对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以及自身建设至关重要。
节点巧。天津峰会的“节点巧”,体现在时间与议题的双重象征意义。今年恰逢两个“80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同时,今年还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此时召开峰会,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分量不言自明。
当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缘冲突持续升级,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成为多边合作的主要障碍。作为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典范,此次峰会上,各方都期待能听见上合声音、共享上合机遇。
▲8月6日,“上合之约·丝路津彩”上合国家青年学生“万花筒”文化市集在天津庆王府举行。记者 李然 摄/新华社
成立24年来,从经济发展到安全合作,从人文交流到全球治理,中国一直带头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深化合作的行动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带领上合组织为变乱交织、战和交错、竞合交集、新旧交替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经济协作的“驱动器”。近年来,中国携手上合组织各方,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为区域和全球经济稳定繁荣注入确定性力量。截至今年6月,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与其他成员国间的合作领域,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中国同上合组织各国积极推动务实合作,写就了一个个国家发展、民众受惠的“上合故事”。
安全合作的“压舱石”。上合组织因安全之需而生,更因安全之基而兴。从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到构建安全共同体,再到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上合组织持续丰富安全合作理念内涵。从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到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其分支机构、禁毒中心等“四个安全中心”,上合组织不断筑牢安全之基,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格局。而这背后,中国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治理的“稳定锚”。“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摆脱了同盟体系“尊卑有序”的陈旧逻辑,超越了各色“小圈子”的封闭排他。在诸多重要节点与场合,公平正义的“上合声音”愈发清晰响亮,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上合方案”。今年4月,面对个别国家肆意发动关税战,上合组织发表声明,旗帜鲜明地表示,将持续致力于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在这背后,中国为上合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志愿者和人形机器人比心合影。记者 郭绪雷 摄/新华社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即将迎来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上合组织面临着两个亟待回应的关键性命题:如何应对国际秩序变革?如何成为推动“全球南方”崛起的引擎?
“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让世界多极化更加平等有序;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经济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团结引领全球南方,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坚定地站在反对霸权的第一线。当今国际舞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大行其道,一些国家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国际规则,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上合组织成员国多为发展中国家,曾深受霸权之害,对霸权霸道霸凌有着切肤之痛。因此,上合组织应坚定地站在反对霸权的第一线,通过加强政治互信、深化安全合作,构建起抵御霸权侵蚀的坚固防线。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秉持公平正义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平等有序的方向发展。
不断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但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上合组织应当不断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在合作过程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各成员国的意愿和利益,确保各国都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上合组织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代表,应积极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开展人文交流等方式,增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凝聚起“全球南方”的强大合力。同时,还当继续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全球南方”的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合力量不是短暂的烟火,而是持久的星火。作为上合组织“中国年”的压轴大戏,天津峰会的举办,既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全球治理变革的新起点。
以邻为伴,以“合”同行。黄河终将拥抱渤海,伏尔加河必然汇入里海,人类文明也必将在平等相待中冲破“零和博弈”的桎梏,在开放包容的浪潮中奔向星辰大海。而这,或许是上合峰会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启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