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在“电网设备+医疗服务”双主业的协同驱动下,三星医疗展现出稳健的业绩增长态势。
8月21日晚间,三星医疗(601567.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3.93%;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6.93%。
三星医疗的海外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星医疗在手订单总计176.32亿元,同比增长18.39%,其中海外配电在手订单21.82亿元,同比增长123.9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50.89%,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星医疗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13亿元、2.94亿元、3.27亿元、4.71亿元和5.2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57亿元。
海外业务爆发在手订单充裕
三星医疗前身是三星电气,2011年登陆上交所时,主营业务聚焦于智能电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公司通过大规模跨界收购向医疗领域转型,并更名为三星医疗,形成了智能配用电与医疗服务双主业并行的格局。其中,智能配用电业务作为核心板块,贡献了超七成的收入。
进入2025年,三星医疗在国内业务领域保持了稳固的市场份额。近三个月来,公司陆续中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的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在行业内持续领先。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动配电业务出海,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目前,三星医疗聚焦欧洲、中东、亚太、美洲、非洲五大区域市场,在海外拥有巴西、印尼、波兰、德国、墨西哥五大制造基地,以及瑞典、哥伦比亚、尼泊尔、秘鲁、孟加拉五个销售中心,持续推进海外产销研一体化落地。
在智能配用电板块,三星医疗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表现亮眼。海外配电业务重点突破欧洲、中东、拉美等优势市场,上半年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实现首单突破;海外用电业务则深耕高端市场、发力新兴领域,加强对北美、非洲潜力市场的布局。同时,公司新增欧洲匈牙利销售公司,进一步深化本地化经营,为海外配电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配电及新能源业务方面,三星医疗加快布局多元化产品矩阵,重点聚焦欧洲、中东、拉美等高端优势市场,并布局桩逆储业务。2024年,公司实现欧洲、拉美配电首单突破,并在瑞典取得欧洲充电桩首单业务。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医疗服务板块也积极探索国际合作,通过JCI认证等国际化标准提升服务品质。
三星医疗的海外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星医疗在手订单总计176.32亿元,同比增长18.39%,其中海外配电在手订单21.82亿元,同比增长123.9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50.89%,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双主业协同驱动业绩增长
三星医疗以智能配用电和医疗服务为双主业,二者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在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持续推进国际化、专业化发展路径。旗下明州医院正在积极准备JCI国际康复认证,这一全球公认的医疗质量标准认证将显著提升医院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其综合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星医疗打造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康复医疗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已形成独特的诊疗体系和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医疗质量,也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经营效益。
2024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58亿元,同比增长12.69%。截至8月15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医疗板块目前拥有38家医院,其中32家为康复医院。
得益于双主业协同发展以及频频中标扩大规模,三星医疗的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0.98亿元、114.6亿元、146.00亿元,同比增长29.55%、25.99%、27.38%;净利润分别为9.48亿元、19.04亿元、22.60亿元,同比增长37.40%、100.79%、18.69%。
2025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3.93%;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6.9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85元(含税),合计分红约6.79亿元,分红率达55.20%,体现了对股东的积极回报。
三星医疗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电网设备领域,公司每年将营收的5%以上投入研发,形成了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公司在智能电表、节能变压器等产品上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医疗板块同样注重技术创新,公司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持续提升诊疗水平。特别是在康复医疗领域,公司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康复理念,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康复治疗方案,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13亿元、2.94亿元、3.27亿元、4.71亿元和5.2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57亿元。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线网 赣ICP备2025055577号-1